水稻稻曲病
2021-08-30 10:28:42
[病原/害虫]
- 病原:Ustilaginoidea virens一种真菌性病害
[症状描述]
- 危害部位:主要危害穗部、花器
- 病害特征及危害:受害的谷粒膨大破裂,露出橙黄色块状物,后期呈黑色,裂开后散出黑色病菌粉末,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。
[发生条件]
- 温度在25-28℃,相对湿度在70%以上发病严重,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抽穗期。
[越冬方式]
- 病原菌以菌核在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,等来年温度上升产生厚垣孢子,并主要通过风雨水传播。
[防治方法]
- 栽培管理:加强植物检疫,选择抗性较强无病的种子播种;合理施肥,增施有机肥、磷钾肥;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,减少病原菌。
- 药剂防治:播种前,可用2%福尔马林、0.5%硫酸铜或50%多菌灵浸种3-5小时,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;发病期前或抽穗期发病喷洒40%禾枯灵可湿性粉剂、30%爱苗乳油、18%稻曲净可湿性粉剂、15%秀谷可湿性粉剂、30%嘉润乳油等1000-1500倍液,间隔期10天,连续喷洒2-3次,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,可多种药剂交替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