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季白粉病
2021-07-19 12:06:11
[病原/害虫]
- 病原:Sphaerotheca pannosa (Wal lr .)
一种寄生在月季上的真菌—蔷薇单丝壳菌引起
[症状描述]
- 危害部位:叶片、叶柄、嫩梢、花蕾及花梗,嫩组织最易感染
- 病害特征及危害:受害部位表面布满白色粉层,叶片皱缩、弯曲,直至枯萎脱落,花蕾感染后不能开放或畸形
[发生条件]
- 白粉病一般在低温高湿或高温低湿下发病迅速。春季温度15℃左右,湿度85%以上和秋季温度20-25℃,湿度30-70%为发病高峰期。白天温暖干燥,夜晚凉爽潮湿时发病率同样高。
[越冬方式]
- 白粉病原菌以菌丝体在休眠芽中过冬,等来年春天芽一展开主要通过空气对流(风力)传播,使得嫩组织部位布满白粉。
[防治方法]
- 栽培管理: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,叶表有光泽、较厚的品种抗性较好;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性;晚秋或早春剪除部分休眠芽;及时清理焚烧病枝枯叶
- 药剂防治:在高发期前或发病期用百菌清、翠贝、甲基托布津、代森锰锌、丙森锌等1000-1500倍液喷施叶面叶背,间隔期一周,连续喷洒3-4次。最好2种以上药剂交互使用,防止病原产生抗药性。